
很多朋友觉得脉诊很神秘,其实掌握核心要素后并不难。在学会看脉位深浅、脉率快慢后,今天咱们聊聊——脉势。简单说,脉势就是脉搏跳动的“劲儿”,通过这股“劲儿”的强弱,能快速判断身体是“实”是“虚”,搞懂正气和邪气谁占上风。 一、先搞懂:什么是脉势? 不用记复杂术语,你只需记住:脉势的核心是“有力”还是“无力”。比如同样是跳得快的脉,“有力”可能是身体在跟热邪“打架”,“无力”可能是气血不够了;同样是沉在深处的脉,“有力”可能是寒邪堵在体内,“无力”可能是阳气不足。把“脉的形态”和“劲儿的大小”结合,才能看准身体状况。 二、脉势分两类:有力脉vs无力脉,一看就懂 1. 有力脉:身体在“主动战斗” - 摸起来啥感觉:脉搏跳得特别有劲,不管轻按、中按还是重按,那股劲儿都不减退,很扎实。- 为啥会这样:大多是邪气太盛(比如寒气、热气、痰浊),但身体正气还很足,正邪正在激烈“对抗”,气血被鼓动得又足又有力。- 对应身体情况:属于“实证”,简单说就是“身体里有多余的病邪”。比如感冒初期怕冷、浑身疼,摸脉浮紧有力,就是寒气在体表“作祟”;要是发高烧、口渴,脉洪数有力,就是内热太旺了。 2. 无力脉:身体在“需要帮忙” - 摸起来啥感觉:脉搏跳得没劲儿,按得越重,劲儿越弱,甚至有点“空落落”的。- 为啥会这样:大多是气血、阴阳不够了(比如气虚、血虚、阳虚),没有足够的“动力”推动脉搏跳动。- 对应身体情况:属于“虚证”,简单说就是“身体里的正气不够了”。比如总觉得累、说话没力气,脉浮而无力,就是气虚;要是手脚冰凉、精神差,脉沉细无力,可能是阳气或气血不足。 三、常见有力脉:3种情况,教你区分 1. 洪脉:像“洪水冲过来” - 特点:脉特别宽,跳的时候“冲劲”很足(来势猛),但退的时候劲儿就弱了(去势缓),像洪水涨潮时汹涌,退潮时放缓。- 要注意:和“实脉”区分开——实脉是从头到尾都有劲,没有“退潮”的感觉。- 对应情况:多是内热太盛,比如发高烧、出大汗、口干舌燥的时候,就是这脉。 2. 实脉:像“敲硬石头” - 特点:轻按、中按、重按都特别有力,脉搏跳得扎实,没有一点“虚浮”感,像敲在硬石头上,力道均匀。- 要注意:和“紧脉”区分开——紧脉会有“紧绷绷、像按在绷紧的琴弦上”的感觉,实脉没有这种“紧张感”。- 对应情况:只要是邪气堵在体内的实证都可能有,比如咳嗽痰多、肚子胀不消化、身上有瘀血疼,都可能摸出实脉。 3. 紧脉:像“按绷紧的橡皮筋” - 特点:脉跳得有点慢,但摸起来紧绷绷的,甚至有点“弹手”的感觉,像按在刚绷紧的橡皮筋上,有点拘紧。- 要注意:和“弦脉”区分开——弦脉像按在琴弦上,是“直溜溜”的,紧脉是“紧绷绷”的,更有“收缩感”。- 对应情况:大多是受了寒,或者有急性疼痛。比如冬天冻着了肚子疼,或者突然头痛,摸脉可能就是紧脉。 四、常见无力脉:4种情况,别搞混 1. 虚脉:像“按软棉花” - 特点:脉偏浮,轻轻一按就能摸到,但劲儿特别弱,再往下按就更没力了,像按在软棉花上,有点“空”。- 要注意:和“浮脉”区分开——浮脉是浮在表面但有力,虚脉是浮在表面却没力。- 对应情况:多是气虚或阳虚,比如总觉得累、气短、怕冷,就可能是虚脉。 2. 细脉:像“摸细细的线” - 特点:脉特别细,得仔细摸才能感觉到,跳得也没劲儿,可能跳得快,也可能跳得慢。- 要注意:和“弱脉”区分开——弱脉不仅细、没力,还得重按才能摸到;细脉不用重按,就是细。- 对应情况:多是阴血不够,或者阳气虚弱。比如脸色苍白、月经量少,或者心慌、手脚心热,可能就是细脉。 3. 弱脉:像“在深处摸细线” - 特点:得重按才能摸到脉,而且又细又没劲儿,摸起来软软的,一点“冲劲”都没有。- 要注意:和“虚脉”区分开——虚脉是轻按能摸到但没力,弱脉是得重按才摸到,还又细又软。- 对应情况:多是阳气快不够了,或者气血两虚,常见于长期生病、身体特别虚弱的人。 4. 微脉:像“快摸不到的气” - 特点:脉极细极弱,几乎摸不到,得屏住呼吸仔细感受,才能隐约察觉到一点,甚至连跳得次数都数不清。- 要注意:这是最“虚”的脉,比细脉、弱脉都重,属于危急情况,一定要重视。- 对应情况:多是阳气快衰竭,或者阴血快耗完了,比如大病后没恢复好,或者出现“手脚冰凉、出冷汗、意识模糊”,可能就是微脉,得赶紧就医。 五、一句话小结:脉势是“虚实信号灯” 记住:有力脉多是实证(身体在跟病邪打架),无力脉多是虚证(身体需要补气血、养阳气) 。把“脉势”和之前学的“脉位”“脉率”结合,比如“沉+有力+紧=寒邪在里”“浮+无力+细=气虚”,就能慢慢看懂脉象,为判断身体状况打下基础。 中医脉诊讲究“手上功夫”,多了解、多观察,慢慢就能找到门道~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南宁股票配资,股票配资收益,投资查询工具提示:文章来自网络,不代表本站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