担任淞沪战区主战场作战总指挥的第九集团军总司令张治中将军,从战争一开始,就觉得仗打得窝火,打得艰难,预定的作战计划总难实现,预定的作战目标总难达到。
张治中将军的作战指挥部设在南翔附近。
南翔是上海市西郊外的一个小镇,地处苏州河北,京沪铁路与公路从镇中交叉而过。它东临淞沪主要战场的闸北、虹口、杨树浦,北临长江吴淞口到浏河口的江岸防线,南与张发奎指挥的第八集团军战场相连,在其西部是二、三线防御阵地。可以说它是处在淞沪战区的中心位置上。
是南翔小镇位置便于指挥作战呢,还是张治中将军对它情有独钟?因为在5年前的“一·二八”淞沪抗战中,张治中眼见十九路军独自抗击强敌打得艰苦,向蒋介石主动请缨,要求率军参加上海抗战。那阵儿,蒋介石从思想深处是不想抗战的,但上海战火一起,全国人民抗战呼声日高,他总要在全国人民面前做出个样子,有个交代,便答应了张治中将军的要求,给了他第八十七、第八十八两个师,组成第五军,配合十九路军作战。当时,他的指挥部就设在南翔。庙行之战是他身为军事指挥官的得意之作,一役歼敌3000余人,我军只伤亡逾千。
但是仗打了月余,第五军开上火线20天,就难打下去了。这是一场世界战争史中不多见的奇怪的战争:十九路军一方面在前线对日寇拼死浴血抗战,背后却受到来自南京的“抗命”、“不服从中央”的诋毁;一方面受到全国人民的声援和支持,一方面却受到蒋介石的斥责;战事一开敌方援兵源源不断,很快由数千增至10万,而我方,蒋介石拒不发一兵一弹;敌人援兵从数千海哩外乘军舰渡海而来,我军距上海咫尺的10个师,皆为装备精良的中央嫡系部队,却按兵不动,俨然是一副作壁上观的姿态。
“一·二八”淞沪抗战失败,张治中将军痛心疾首,率军退出南翔时,他“不胜感慨痛苦之至”!
往事不堪回首。“一·二八”虽然令人深感悲痛,但毕竟已经成为过去。当务之急是认真应付新的淞沪战役。然而,这次战役将会是一个怎样的结局呢?
8月11日,张治中率领曾随他参加“一·二八”抗战的第八十七、第八十八师,再加上第三十六师人马,秘密潜进上海。他和司令部随员进驻南翔,他心里默默祈祷:“此役绝不能重蹈‘一·二八’覆辙!”
张治中原定13日拂晓前以一个大扫荡的态势乘敌措手不及之时,一举将敌主力击溃,把上海一次拿下的作战计划,终因南京方面的干扰而痛失良机。这反而使敌军察觉了我军的行动,增加了兵力,加强了戒备。13日上午9时15分,日本海军陆战队的一个小队冲进横浜路、宝兴路段,向中国军队开火,因中国军队没有接到进攻的命令,战事只在20分钟后便停止了。但到了下午4时左右,黄浦江上的日舰一齐发炮向闸北一带中国阵地轰击。
13日深夜,蒋介石才向张治中下令发动总攻击。14日,第八十七师进攻日本海军俱乐部及海军操场,第八十八师在八字桥一带展开激烈的肉搏战。这天,暴风雨圈达300公里的台风在上海东部海上向西北方向移动,华东沿海一带阴霾四合,但中国空军仍然冒着恶劣的天气出动,于上午10时轰炸日军起卸物资的汇山码头和陆战队司令部及纺织厂,还炸伤了日本第三舰队旗舰“出云”号。继之,在杭州笕桥上空,高志航的空军第四大队一举击落日机6架。下午3时,中国军队发起总攻击。4时,炮兵开始集中射击,步兵奋勇前进。到日落时,战事很有进展。这时忽然又接到南京命令:
“密,今晚不可进攻。另候后命。”
于是,正在实施中的攻击又停止了。
在第一天的战斗中,八十八师二六四旅旅长黄梅兴少将率军进攻虹口日本海军司令部,激战中被炮弹片击中,负伤阵亡。
15、16两日都是奉命作攻击准备,没实行全线攻击,仅将五洲公墓、爱国女中、粤东中学各据点攻占。其中最壮烈的一战,是八十七师二五九旅两个连突入日军阵地,占领了日军海军俱乐部。
17日,张治中接到进攻命令,发起全线攻击。张治中要在日军援兵到来前,攻下虹口、杨树浦日军的据点。拂晓,总攻开始。这天上午8时许,张治中从南翔指挥部驱车来到上海前线,他顺着公路先来到上海外围的大场,这里是八十八师炮兵第八团的炮兵阵地,继续前行,到了近郊的真如车站,这里是炮兵第十团的阵地。他见两个阵地的官兵士气高涨,又见炮口高昂,向预定的虹口、杨树浦日军据点及黄浦江上日军军舰等目标轰击,炮弹带着呼啸声从天空划过,心里甚感满意。
接着,他进入市区,视察了虹口战况,孙元良指挥的八十七师在空军配合下打得正酣;外围八字桥、持志大学、沪江大学、五洲公墓、爱国女中、粤东中学、日本海军俱乐部等据点已在前3天的攻击中被我军占领,战争正向纵深发展。中午12时,张治中来到杨树浦万国体育场战场,八十七师师长王敬久指挥部队向租界进攻,这里的仗打得更为激烈。日军工事经营多年,坚固异常,炮火打上去,只溅起一点的烟,飞起一些水泥碎片。
日军自知援军即到,顽强固守。中国炮兵无奈,只有步兵往上冲,日军火力密集,子弹如雨,冲上去的士兵一批批倒下去,后面的又冲上来,踏着前面倒下的尸体继续攻击,再倒下去,又冲上来,战场上尸体累累,伤亡极其惨重。但中国军队仍不退怯,而是用生命和热血一尺一尺、一米一米地把攻击推向前进。张治中将军为中国军人不畏牺牲的精神所感动,他不再前行,亲自督战,直至下午4时才离开。
这一天的攻击,虽未达到迅速将敌据点拔除的目的,但各战场都有战绩,张治中尚能自慰。但就在他指挥军队继续进攻之时,8月18日,南京统帅部来电:暂停攻击。这是开战来第三次停止攻击的命令。就这么短短五六天的时间,这仗停停打打,打打停停,总不能连续进攻,总给敌人以喘息甚至反攻的机会,这仗怎么打!张治中冒火了。
我军进攻暂停,但敌军却趁机反攻。就在8月18日中午,日军见中国军队枪炮不响了,人也不攻了,便在空军掩护配合下,杀出据点,杀出租界,开始局部反击。黄浦江外,敌舰涌进内河,炮火向我阵地发射;天空,木更津、魔岛、鹿屋航空队的日机频频向中国军队攻击。张治中令所辖部队把反击的日军打回去,然后就地转防,其他难有作为。这位在国民党高级将领中有“儒将”雅称的将军,也开始骂娘了。
张治中事后才得知,这短短几天关键时刻的停止进攻,皆是因为刚刚下定抗战决心的蒋介石,心底最深处对“和平”仍抱希望,对“国联调停”仍存幻想,但这恰恰贻误了战争的最佳时机,使后面的战斗越来越被动。
张治中确实是“儒将”,在武装进攻之时,时时不忘“文攻”。8月15日,他以京沪警备司令的名义,在向敌军发起总攻前夕,向全国发出通电,以言我出师正义,鼓舞士气,唤起全国民众的支持。通电云:
各报馆转各部队、各机关团体暨全国同胞公鉴:九日下午,暴日侵沪舰队突以重炮轰击闸北,继以步兵越界袭我保安总团防地,我保安队忍无可忍,起而应战。治中奉命统率所部,星驰应援,保卫我先祖列宗筚路蓝缕辛苦经营之国土,争取四万万五千万炎黄华胄之生存,誓不与倭奴共戴一天!今日之事,为甲午以来50年之最后清算。彼曲我直,彼怯我壮,彼为发挥野心之侵略,我为决死求生之自卫,无论暴敌如何披猖,最后胜利必属于我!愿我举国同胞,武装袍泽,毋忘我东北、平津数千万同胞呻吟于日寇铁蹄践踏之奇惨,毋忘我“一·二八”战役、长城战役、平津战役忠勇牺牲先烈之血迹,以悲壮热烈之精神,共负洗雪国耻收复失地之重任,遵奉最高统帅之昭示,以百折不挠抗战到底之决心,求得最后最大光荣之胜利。撮甲陈词,不胜激越!
8月20日,随着淞沪战场上升为战区,蒋介石投入兵力30万,张治中所辖部队被划为淞沪围攻军,新的攻击开始。新增派来的第三十六师也加入围攻军,归张治中指挥。这都是蒋介石嫡系中最精锐的部队。其他几个师也源源增援而来,加入淞沪围攻军。淞沪围攻军的任务是在上海市区作战。
新的总攻战场并未在日军全部据点摆开,张治中将进攻重点由虹口日本海军司令部改为汇山码头,打算将日军截为两段,然后围而歼之。张治中亲临前线指挥,当天部队突破杨树浦租界,又经过一夜激战,第三十六师突破日军阵地进抵百老汇路。一名代理坦克连连长,率几辆坦克冲进杨树浦,因坦克破旧,火力有限,跟随突入的步兵遭日军猛烈火力压制,无法前行。坦克孤军深入,并一直冲到汇山码头,但终于连车带人全被击毁。22日晚,三十六师再次突破日军阵地,进至汇山码头。日军顽固据守,以猛烈炮火阻击。又因一线攻击部队进展过快,对巷战地区搜索不严,敌便衣队与汉奸乘机纵火扰乱,攻击部队前后隔绝,失去指挥,官兵伤亡达2000多人,攻击失败,部队遂奉命撤回唐山路原守阵地。
8月23日凌晨,日本上海派遣军司令松井石根率第三、第十一师团于张华浜、狮子林、川沙口一带强行登陆,长江南岸战事又起。淞沪之战在上海市区和外围全面铺开。日军突破江防,向吴淞、宝山、罗店、浏河一线发起进攻。这样,对淞沪围攻军侧翼造成严重威胁。张治中立刻下令市区内停止对日军攻击,各部固守阵地,又急令教导总队第二团火速赶往张华浜阻击敌人,第八十七师调一个旅赶往吴淞,第九十八师向宝山、刘行、杨行、罗店前进,由该师师长夏楚中指挥第九十八、第十一两个师阻击登陆的敌人。
松井石根派遣军的登陆,使淞沪战局发生骤然变化。中国军队由主动进攻转入防御,或者说进攻性的防御。
派往罗店方面由夏楚中指挥的第九十八、第十一两个师,
冒着敌人的炮火,急速前进,收复罗店,暂缓了北面的局势。
8月27日,刚刚停火3天的上海市区内,枪炮声又起。张治中重新调整了战略部署:右翼孙元良部于北站至沙泾港之间原阵地围攻虹口敌军,并以一部任沪西一带及潭子湾、北站警戒;中央军宋希濂部于沙泾港东岸、唐山路、华德路、引翔港镇北端至虹口一线围攻杨树浦之敌;左翼军王敬久部固守吴淞并围攻张华浜方面之敌。各部按部署行动,对日军发起强攻。第九集团军方面因兵力有了分散,攻势减弱,敌人方面因有了援军登陆的鼓励,守得更顽强,战争呈现胶着状态。
这是淞沪会战时八十八师长孙元良与副师长冯圣法讨论作战计划
此时,张治中已将司令部从南翔移至徐公桥。这天部署完市区的作战行动,张治中不顾疲劳,去视察刘和鼎与罗卓英两军的作战情况。罗卓英的第十八军是中央嫡系,8月23日投入上海战场,归张治中第九集团军指挥,在长江南岸反击日军登陆部队。刘和鼎部军部设在太仓,承担浏河口至罗店一带反击登陆之敌的作战任务。张治中清晨赶到太仓,与刘和鼎研究完对敌之策后,又冒着敌机轰炸的危险,赶到嘉定罗卓英第十八军军部。罗卓英见张治中到来好生疑惑:“张总司令为什么会跑到我们这里来呢?”张治中对他下属这般问话,更是疑惑不解。
两人坐下一谈,张治中才知道,原来第十八军已经归陈诚指挥了,陈诚已由军政次长改任新成立的第十五集团军总司令,负责蕴藻浜以北的防务。从嘉定回来,张治中好生闷气:把属于他指挥的一个军划走了,这么大的事儿,怎么连他这个总司令都不通知一声?第十八军是张治中调往罗店解救危机的,却让陈诚顺手给划了过去,他心里感到很不平静。第二天在苏州,他给南京的蒋介石挂个电话,欲说心中的不解,反为蒋介石痛斥:“你在哪里?”“为什么到苏州?”“两天找不到你,居然跑到后方来了!”
蒋介石对他发火了。张治中深知蒋介石为人,蒋性情孤傲,脾气颇暴,动辄骂娘,可是对他张治中发这样大的火却还是第一次。张治中要对老蒋作出解释,也问个明白,他说他并不知道罗卓英部已归十五集团军陈诚指挥,他不能不去看看,他到苏州是来找顾祝同的,他要与这位第三战区副司令长官商量问题等等。但蒋介石根本不听,只是连连质问:“你为什么到苏州?为什么到苏州?”
“为什么到苏州?”这句话的潜台词分明是:你为什么不在前线?
蒋介石没有明说,但张治中已明显感觉到,老蒋对他指挥的上海市区的战争的战果极不满意。思前想后,张治中更感到苦恼和委屈:仗打到这个地步能怪得了我么?从一开头就打打停停,停停打打。我在前方指挥作战,最高统帅在后方指挥我,叫我攻我就攻,叫我停我就停,大好战机一次次被延误,责任在我么?
淞沪战事爆发前,蒋介石曾问张治中:一举扫荡上海的敌军有没有把握?若扫荡不成,能不能站住脚?张治中回答道:“如果我们的空军能把敌人的根据地予以毁灭,那么步兵就很有把握了;如果空军不能奏效,那么就以主力守住据点,掩护有力之一部攻击,取稳扎稳打的战法,也可站得住脚。”但在后来攻击实施中,中国空军虽然奋勇轰炸,可惜力量有限,没能达到预期效果。日军的工事意外强固,中国军队重炮火力不足,步兵只靠轻短武器,所以没能迅速在短期内拿下敌人阵地。按照我军的战略方针,是坚持持久战。敌人据点不克时,张治中撤回阵地,强固工事,形成对敌人长期围攻之势。如今敌军增援虽已赶到,但一次次进犯都被击退。这一切蒋介石也是应该看到的。
自淞沪开战以来,张治中部署的作战计划,每日都呈报蒋介石,蒋介石的命令旨意,张治中也一一遵照执行,传达实施,所以他觉得自己在指挥上没有不当之处,迅速扫荡上海之敌的任务没有完成,毕竟是受到力量和时间的限制呀。
张治中越想越感到苦闷和委屈。
自淞沪之战爆发以来,张治中始终抱病指挥作战,不分昼夜地指挥策划,四处奔走,很少有休息的时间,因此,他的体力已疲乏到不堪想象的地步,尤其使他感到疲备不堪而无法支持下去的,是精神上的苦闷。他考虑再三,决定辞职。9月8日,他给蒋介石写了辞职信,蒋介石先是不允,直到9月22日,才下令以朱绍良接替张治中,张治中调任大本营管理部部长。
离开战场回南京,战争还在进行。张治中在夜色苍茫中凄然向部下告别。想到40天来的腥风血雨,艰苦激战,生死与共,张治中百感交集,热泪长流;想到那些在枪林弹雨中冲锋陷阵的手足弟兄和那些夕阳衰草中的碧血青磷,更使他伤感万分,不能自已!
“一·二八”淞沪之战,张治中怀着一腔热血而来,最终却不胜感慨和痛惜地离去。
“八·一三”淞沪之战,张治中同样是怀着满腔激愤而来,竟也是默默无语地离去······
南宁股票配资,股票配资收益,投资查询工具提示:文章来自网络,不代表本站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