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电的回暖,比较全面了!
我们知道,2022年随着补贴归零,风电领域的抢装潮戛然而止,此后两年行业都掉进了深度调整和修复的阶段。
直到2025年,需求释放叠加自律公约的托底,才使得风电产业重新点火升温。
回暖的程度如何,我们从几个数据就能感受到。
先看装机量,2025年前7个月,国内新增风电装机同比猛增了2377万千瓦,增幅直接翻倍,使得国内风电装机的总容量顺势冲到5.7亿千瓦,同比增速超过22%!
再看价格,海上风机在2025年6月的中标价为2957元/千瓦,比2024年的均价抬升了近15%;陆上风机在7月的中标均价达1559.78元/千瓦,同比蹿升10%,势头根本刹不住。
甚至,价格的回升也已经顺利传导到了叶片、铸件等上游零部件环节,带动企业的盈利能力出现改善。
举例来看,2025年上半年,金雷股份风电轴类产品的毛利率比2024年同期增长了2.27个百分点;轴承龙头新强联的风电产品毛利率比去年同期翻倍,带动净利润同比增长了近500%!
不过说到这里,一个事实不容忽视。
那就是,虽说从风机涨价到零部件吃肉,目前整条产业链都正在同步升温,但上下游的升温节奏并不完全同拍。
就像2025年半年报中,中游整机环节的三一重能、运达股份和明阳智能;风电设备里的天顺风能、泰胜风能等企业,由于还在消化之前低价签下的订单,都尚未走出增收不增利的处境。
所以严谨地说,风电行业已经趋稳步入新周期,但真正全面的回暖,仍在路上。
有意思的是,例外永远存在。
同样身处风电设备环节的大金重工,就提前一步穿越了周期。
从成长方面来看:
在周期影响下,2023年的时候,大金重工的营收和净利润还在被双双拽着下滑。
而到了2024年,虽说大金重工的营收仍然呈现同比下滑的态势,但利润端已经出现了拐点,全年净利润逆势同比增长了11.46%,初见复苏的曙光。
就在大金重工最近公布的2025年半年中显示,其已经几乎已经摆脱了低谷。
2025年上半年,公司实现营收28.41亿元,同比翻番;净利润则同比大增了214.32%到5.47亿元,尤其扣除非经常损益后更是同比猛增250.48%,半年的净利润比2024年全年的还多!
要知道此时,同行天顺风能、泰胜风能的净利润分别同比下滑了75.08%、8.08%,还是处在填坑状态,对比之下足以见得大金重工业绩修复能力的强劲!
从盈利能力来看:
2022年,大金重工的毛利率曾一度触底达到16.72%,还处在比天顺风能、泰胜风能等同行都低的水平。
但从2023年开始,大金重工的毛利率就大幅蹿升,2025年上半年已经稳在29%左右,跃居行业高位。
形成鲜明对比的是,2023年以来,同行泰胜风能的毛利率呈现下滑的趋势,2025年上半年只有13.83%,不到大金重工毛利率的一半!
那么问题来了,大金重工到底怎么做到的?
说到底,全靠出海这条快车道!
我们知道,近年来欧洲加速能源转型,由于欧洲沿海的风能资源丰富、质量高,海上风电就成为非常适合欧洲的新能源装机方式之一,海风市场的需求也随之猛涨。
看官别走,点个关注:洞察经济趋势,把握投资机会!
而且要提到的是,欧洲对海上风电用的单桩、塔筒等技术和质量的要求远高于国标。
这一背景下,大金重工在2019年就先后通过了RWE、沃旭等欧洲知名能源集团的认证,截至目前,大金重工都是亚太地区唯一能向欧洲交付海工产品的供应商。
那么,欧洲本地的需求高增,加上其自身稀缺的供应能力,直接就给了大金重工在欧洲市场狂飙的机会。
当然在大金重工主攻欧洲市场的同时,其风电装备产品也远销到亚洲、大洋洲等超30个国家和地区。
这就使得2024年的时候,大金重工的国内业务还是其第一大收入来源,到了2025年上半年,其海外业务的收入比例就已经蹿升到了78.95%,接棒了国内业务成为收入主力。
特别是,海外业务的毛利率要比国内业务高10个百分点左右,高毛利的业务收入比例提高,就为大金重工打开了更高的利润天花板。
这还没完,2025年半年报显示,大金重工累计在手的海外海工订单总额超过100亿元,排产到了2027年,还签协议锁定了到2030年的长期产能,其中包括40万吨的锁产计划。
后续随着这些高毛利的海外订单陆续交付,大金重工利润释放的前景已然清晰可见。
更关键的是,其海外业务的毛利水平甚至还有二次抬升的空间!
因为,大金重工在自己造船。
拿单桩来看,长一百多米的深远海风的风机单桩,普通货船根本塞不下,而且欧洲码头的潮汐窗口很短,就使得产品对运往欧洲的物流船型的要求很高。
因此,为了降低海运成本、减少交付的风险,实现从船到货再到码头的精准匹配,大金重工在2022年底就依托盘锦基地设立了造船子公司,正式开始研发设计自家的特种船型了。
截至目前,大金重工已经成功研发出了3个特种船型,还预计在2025年内将自行建造的2艘海风装备特种运输船下水。
之后,要是大金重工海外运输的过程用了自家的船舶,也有望把海运成本打进可控区间里,海外业务的毛利率也有望再抬一阶。
更有意思的是,大金重工不但为自己造船,还已经把造船做成了新生意!
就在2025年8月底,大金重工公告其子公司盘锦大金签下了首个海外运输船的建造合同,这艘船舶的总金额约3亿元,将在2027年完成交付。
如今来看,大金重工造船业务的外销起点已经打开了,若是未来能实现继续对外销售,甚至还能为其自身新添一个利润增长点。
总而言之,对向海外突围的大金重工而言,周期似乎不是枷锁,而是顺风!
南宁股票配资,股票配资收益,投资查询工具提示:文章来自网络,不代表本站观点。